炭河里青銅博物館簡介
炭河里青銅博物館的建設與布展是以炭河里商周古城遺址、寧鄉出土珍貴青銅器、寧鄉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主要依托,是湖南省唯一的青銅文化專題館。博物館主體建筑高14.5米,占地面積4600平房米,建筑面積8662平方米,展廳面積2650平方米,外圍配套區面積100余畝。博物館分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第一層包括“方國遺蹤·炭河里青銅文化陳列”區和公共服務區,第二層包括寧鄉歷史展廳、臨時展廳、文物藏品區、學術報告廳和3D影院等。炭河里青銅博物館一共展示和珍藏文物1000余件(套),其中國家珍貴文物200余件(套)。
方國遺蹤·炭河里青銅文化陳列
序廳——盡管自然的力量幾乎撫平了先人的足印,然而偶然的發現如石破天驚,開啟了探尋方國蹤跡序幕。這一部分場景的塑造,將您帶進西周古國,感受歷史的變遷。
青銅迷霧——湖南地處長江中游,出土了眾多優美精致的青銅器,尤其是寧鄉市特別集中,被學術界稱為“寧鄉銅器群”。這些美器帶著各種未解謎題,塵封千年,迷霧重重。這一部分介紹中國青銅時代文明的發展,解釋了湖南境內商周青銅器來源的可能性。
方國都邑——三千多年前,原始居民、殷商后裔、西周子弟在三湘四水共同生息。他們交匯于群山環抱的炭河里盆地,以水為池,擇地為城,一座方國都邑從此崛起。這一部分通過現代科技手法展示炭河里遺址的考古挖掘成果,再現宏大而傳奇的西周場景。
方國青銅文明——在禮樂盛行的時代,人們用珍貴的青銅禮器維護倫理和諧、尊卑有序,供奉先祖、鬼神,以及萬物之靈。這一部分通過青銅器物的展示和場景的還原帶您鑒賞精美而詭異的青銅禮器,體驗神秘而凝重的祭祀活動。
尾廳——寧鄉青銅器群初現于商,繼興于周,延續于春秋戰國,歷經千載沉浮。當年的寧鄉地處偏遠,祭神祀鬼是人們生活的常態,南方的禮樂文明就這樣興盛于巫風之中。然而歷史總是留下太多的不解之謎,相信那些被時光掩埋的答案,必將隨著進一步地考古研究而撥云見日。
寧鄉歷史展廳分為“序廳、歷史悠遠-考古論證、人杰地靈-歷史名人、民俗文化-風俗特產、改革開放-行進中的寧鄉”五個部分。結合文物、圖片以及文字資料,向觀眾展示一個有著悠遠歷史,深厚文化,現在正在高速發展、穩步前進、多姿多彩的大美寧鄉。
序廳——寧鄉取意“安寧之鄉”,歷史悠久,治邑于三國,建縣于北宋??偯娣e2906平方公里,總人口145萬人。勤勞智慧的寧鄉人民,創造了無比輝煌的歷史。從這里開始,您將感受到無尚的文明。
歷史悠遠-考古論證——寧鄉有物可證的文化史遠達20萬年前,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遠達3000年前。禪宗祖庭密印寺傳承千年而不衰,書院文化源遠流長,這一部分介紹了羅家沖、九牯洞、獅北墓群、炭河里等諸多歷史遺跡、寧鄉的奇觀勝景和屬于這里的獨特文化。
人杰地靈-歷史名人——寧鄉人文積淀深厚,文化教育發達。這一部分通過圖片、文字資料和人物塑像向您介紹了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和富有靈性的秀美山水孕育出的一大批名人俊杰。這些寧鄉英杰輝耀史冊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展廳。
雄奇山水,處于寧鄉;風流人物,生于寧鄉;珍奇國寶,出于寧鄉;輝煌成就,有人說:到寧鄉要小心伸足,因為每走一步都可能踩到文化;到寧鄉別隨意眨眼,因為一個瞬間都可能錯過美妙享受。
博物館全景圖
博物館前坪
博物館入口
展廳入口
展廳內照片圖
展廳內照片圖
展廳內照片圖
展廳內照片圖
展廳內照片圖
展廳內照片圖
展廳內通過實物、圖片、場景復原以及多媒體等先進手段,展示炭河里獨特的青銅文明
展廳內照片圖
炭河里遺址本體。按照總體規劃,這里將進行古城墻、古城壕、古宮殿和古墓葬的保護展示。